樓宇滲水問題愈揭愈多,食物環境衞生署及屋宇署成立的聯合辦事處(下稱滲水辦)一直對滲水源頭束手無策,平均一年有近一千宗滲漏個案無法找出源頭,「無頭公案」更有上升趨勢,現有測試方法效果成疑。立法會議員與專家均認為當局有必要改善測試方法,避免滲漏問題蔓延。
常小姐家住西環唐樓,兩年多前開始受廚房天花滲水問題困擾,滲水辦雖曾派人測試滲水源頭,但因未能查出原因而終止跟進。近年滲水面積不斷擴大並蔓延至客廳,令常小姐與家人惶惶不可終日,「成個天花爛到一撻撻,放咗兩個膠桶載住啲水,仲有石屎碎跌落嚟,真係好驚!」
|
|
多次查找源頭不果
將軍澳居民陳小姐亦有類似遭遇,約於兩年前廚房滲水,滲水辦及管理處多次派人上門測試源頭均不果,「一時話上面個洗衣機冇駁水喉,一時又話業主喺廚房沖涼,都唔知邊個先係真!」她質疑滲水辦測試方法落伍,無法找出「元兇」,導致滲漏持續,陳說:「一日搵唔到個源頭,就算我自己裝修到幾靚都冇用!」香港專業教育學院(摩理臣山)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陳子明表示,樓宇滲水源頭眾多,單憑色水測試並非最全面檢查方法,「除咗水管同去水管,收藏電線嘅喉管、石屎入面有氣泡,仲有樓層之間嘅石屎夾口都會有水分,都有可能係滲水源頭。」陳建議當局應就源頭可能性詳加分析,而非只以色水測試針對上層單位調查。
「外牆撇雨都有機會導致滲水,唔可以淨係測試樓上單位嘅水喉係咪出事!」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王國興亦認為,滲水辦應擴大測試範圍,以彌補器材的限制,稍後會在立法會跟進當局的測試儀器準確度問題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